苏轼从“乌台诗案”中解脱之谜

发布时间:2018-05-04 来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八卦 > 苏轼从“乌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新闻】

苏轼从“乌台诗案”中解脱之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篇千百年来,人所乐道不衰的《水调歌头》,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杰作。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合称“三苏”。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诗、词、散文、书画都有卓越成就。他一生留下4000多首诗,感情充沛、清新流畅、热烈豪放。长久以来,一直为人们传诵。就连当时的许多文人学十都很佩服、景仰他,都以能够同他结交为荣,以能够得到他的指教为幸。
但是,他竟因诗得祸,差点掉了脑袋。

事情得从苏轼的经历说起。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21岁上同弟弟苏辙一起同时通过殿试,中了进士。宋仁宗赞叹朝中得了两个奇才。大文学家主考宮欧阳修则预见:30年后苏轼的文章将会超过他。但是,苏轼却是个时运不济的才子。他多次受到排斥打击,共至贬官。有一次,还被抓了起来,押到首都汴京治他的罪。在晚年还被放逐到遥远的两广地区当小宮吏,直到死之前半年才被赦回。

他的经历和他的政治立场有直接关系。

当时,北宋实行变法。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誓不两立。他竟被两面排挤,怎能得志?

起先他反对变法,受到了新党的排斥;后来旧党上台,他又不同意全盘否定新法,遭到了旧党的戒备。而后新党又把旧党打了下去,争权夺利。他就在这巨大的政治漩涡中,坎坎坷坷,颠沛流离。

得祸,先是从一份“谢恩表”上引起的:

元丰三年,他被调任为湖州太守。照例写了一份“谢恩表”,刊行在“邸报”上。他表上写的是:“您知道我又愚昧,又不能适应形势,难以追随那些新进的权贵;但又看到我虽年老,却不爱生事,就派我去管管小民……”这“新进”、“生事”就让人听出了弦外之音。谁是“新进”?谁“生事”?惹起了人们对新党的嘲笑,也引起了一些“对号人座”者的不满。

御史大夫舒亶趁机向皇上奏了一本。说:“苏轼的谢表讥讽时事,搞得朝野轰动,争相传诵。他包藏祸心,怨望皇上,应口讥镑,讪渎谩骂而没有人E之节,万死也不足以谢圣上。”他还从苏轼写的诗文中找出60多条词句作为材料,证实苏轼不满朝廷,“讪上骂下”。他说:“陛下发青苗钱,本来是接济贫民,他却说‘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教群吏学法令,他却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推行盐法,他却说,‘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御史中丞李定也上表,列举了四点苏轼该杀的理由。

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案子发到御史台处理。7月28日苏轼被从湖州抓回京城,8月18日关进御史台监狱。因为御史台常植柏树,柏树上又常常栖息着乌鸦,所以,人们常称御史台为“乌台”,苏轼因诗获罪是由御史台一手操办的,所以此案被称为“乌台诗案”。

起初,苏轼只承认一些诗句反映了民间疾苦,无怨镑之心。但经不住轮番的审讯、折磨,只得违心地承认有罪,并写了“供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狱”吧。

例如《山村绝句》: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和“盐法”无半点瓜葛,可是“供词”上说,此诗意言山中之人饥贫无食,虽老犹自采笋蕨充饥,时盐法峻急,僻远之人,无盐食用,动经数月……以讥盐法太急也。”简直生拉硬扯,给自己无限上纲。

再如: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苏轼的供词是:“此诗意言百姓请得青苗钱立便于城中浮便使却……庄家小子弟多在城市不看次第,但学得城中人语音而已,以讥新法青苗助役不便也。”多么牵强附会!

在这文字罗网中,苏轼挣扎着、无奈着,只等着御史台把罪状和供词编织就绪,待皇帝批准后杀头了。

值得庆幸的是苏轼竟躲过了这场大难。

据说有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个是,神宗本来不打算杀他,看到了苏轼在狱中写的诗,动了慈悲之心。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昧自忘身。百年未了须还债,十口无家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另一个是,太皇太后曹氏的一条遗嘱,救了他一命。据说,曹氏病危,神宗皇帝去看她,她说:“当年仁宗皇帝策试制举人回来,见到苏轼两兄弟的文章,很高兴地对我说:我为子孙得到了两个相才。如今不但没有重用他,反而要把他下狱论死。苏轼无非是作了几首小诗,发了一点牢骚罢了,这是文人的习性,若是抓到了一点小小的不慎之言,就罗织成罪,何以对得起仁宗皇帝?何以对得起太祖皇帝非叛逆不杀大臣的祖训?”于是,神宗决心放了他。

还有一个原因,是朝E的申援。据说,从苏轼被捕起,救援的奏章、信函如雪片般飞来。南京张安道在南京上疏,府官
不敢接,他派儿子持至登闻鼓院投进;王安石的女婿上书,扬tr在皇帝实录上记下神宗不能“容才”;苏轼的弟弟苏辙则愿用自己的宮职和薪水为哥哥抵罪。这都促使神宗决心不杀苏拭。

据说,宰相王珪看到神宗要宽恕苏轼时,进谗说:“苏轼讥讽臣下的罪可恕,但藐视圣上的罪不可恕。”并举出了苏轼的一句诗“世间惟有蛰龙知”,说,苏轼不认为陛下是飞龙,是知己,竟求知于地下的蛰龙,就是藐视皇上。神宗说:“文人的诗句,怎可如此推论?他自个儿咏诗,与我有何相干?”旁边的章惇加了一句:”龙未必专指天子,人臣也可以称龙。”神宗说:“是呀,孔明被称作‘卧龙’,东汉还有‘苟氏八龙’,难道都是人君?”说得王珪哑口无言。

不久,此案了结。苏轼受到的处分是,调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其实,苏轼到底怎样从“乌台诗案”中解脱出来,他自己也不知道。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xinwen/28519/

推荐访问:苏轼乌台诗案的故事

八卦推荐文章

八卦热门文章

八卦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