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立交桥”之谜

发布时间:2018-05-03 来源:国内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中国古代的&ldquo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新闻】

中国古代的“立交桥”之谜
上中学时曾经学过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对 于其中的“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感触尤深,因为没有想到古 代会有那么壮观的道路,但是复道究竟是什么样子,课本没有 说清楚,老师也没有深讲。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后,我才知道复 道是秦汉时期颇为流行的一种特殊的道路。

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大规模地修筑宫室,曾经修筑复 道,从阿房宫横渡渭水,与都城咸阳相连,又下令将咸阳旁二 百単.内的270座宫室用复道和甬道相连。西汉长安桂宫内有复 道,横北渡,可以西至神明台;北宫有紫房复道与未央宫相 通,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经常从复道到皇帝的住所,由于往来 方便,以致干扰了最高行政事物。

复道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道路,有的可长达数十里。西汉 梁孝王大规模地修筑宫室,所筑复道长达30余里,可以将宫 室与平台相连。那么,复道作为宫廷设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 道路呢?《史记•留侯世家》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楚汉战争 结束后,汉高祖刘邦封赏了二十多位大功由,那些没有得到封 赏的将领日夜在一起争论不休,叫嚷他们为什么迟迟得不到封 赏。当时汉高祖住在洛阳的南宫,从复道上远远地望见将领们 一起坐在沙中窃窃私语。汉高祖问留侯:“他们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难道不知道吗?他们在商呈谋反呢。”汉高祖于是 采纳张良的计策,先封赏了自己平生最为憎恨的雍齿,以此告 诉大家人人有封赏,从而平息了将领们不安定的情绪。由此看 来,复道是类似陆上高架桥式的空中道路,因此汉高祖才能居 高临下地看见将领们在商M•什么事。江苏徐州汉画像石有表现 人似乎沿着屋顶行走于两座楼阁之间的画面。甘肃武威雷台汉 墓出土的陶楼,四隅角楼与门楼之间有道路凌空相通。甘肃敦 煌第148窟壁画所表现的唐代佛教寺院建筑中,有道路将不相 毗连的高层楼阁互相沟通。这些都说明,复道正是两两相对的 亭楼之间相与连通的空中道路。

一般认为,复道就是上下有道,尊贵者行复道上,有利于 保证安全。但是这样的理解还不足以完整地说明复道的作用。 从文献记载看,复道凌空而行,并不一定与下边的道路方向一 致,因此在行人车马繁错拥杂的地方,复道的出现显然起到了 便利交通的作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曾记载了汉惠帝在 长安城中修筑复道的事情。他修筑复道,用于东朝长乐宫时, 可以避免多次警跸,烦扰百姓,影响交通安全,这显然是一种 立体交叉道路,称之为古代的立交桥未尝不可。

复道不仅仅是宫室建筑形式,也曾作为军事防御系统中的 有效组成结构。《墨子•号令》和《墨子•杂守》中都提到复道。 这丑的复道形如守望楼,使下面的人无法看见上面的人,上面 的人却可以看见下面的人,下面的人无法知道上面有人还是没 有人,从而利于军事防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 《驻军图》中标识有“箭道” 二字的城堡上可看到有道路蜿蜒 折下,道路旁标有“复道” 二字,说明汉代城防工事中包括复 道形式,用来俯视、控制周围地面,并以此与城外其他防务设施相联系。

东汉时期,随着建筑工艺的进步,多层楼阁大景增加,复 道这种建筑形式更加兴盛一时。东汉宫殿中复道建筑得到空前 发展。洛阳从南宫到北宫间有划分三条分行带的复道长达七 里。宫中甚至专丨"』设置称为“复道丞”的职官,负责管理宫中 复道。当时宫中的复道多为阁道。阁道是复道的一种变化形 式,即上有顶、侧有壁,是空中楼廊。遗憾的是,遗存至今的 汉画像石中看不到明确表现楼阁的画面,徐州汉画像石中上有 瓦檐遮阳挡雨,下有栏杆拦护行人的楼廊可能接近阁道的形 式。

复道以及形式更为华美绮丽的阁道,尽管当时基本属于应 用于游乐的建筑,为帝王贵族等少数人私有,但中国两千多年 前的建筑工匠如此巧妙地开创了立体道路的交通方式,其促进 建筑业的发展和便利交通的意义,仍值得肯定。不过需要注意 的是,复道的出现不仅与秦汉时期多层楼阁的空前增加有关, 而且其中还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例如,汉武帝求仙心切, 他听从公孙卿的建议,大规模地修筑楼观,所修建的明堂中, 其墙垣就做成复道的形式。

自两晋南北朝起,高大楼阁群簇的建筑区巳经不再时兴, 复道这种建筑形式逐渐趋于没落,使后人难以判明它的本来面 目,更无从想象其竟然是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xinwen/28274/

推荐访问:古代中国的飞碟之谜

国内推荐文章

国内热门文章

国内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