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为何盛行斗鸡?

发布时间:2018-04-19 来源:历史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历史 > 唐代为何盛行斗鸡?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军事】

唐代为何盛行斗鸡?
斗鸡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于夏朝少康,到了春秋时已相当流行。两汉以后,有关斗鸡的史事记载和诗赋歌咏,不绝于书。至唐朝以来,斗鸡尤为兴盛,“斗鸡皇帝”唐玄宗还专门成立了皇家鸡坊,斗鸡成为一种时尚,人们为此痴迷。

唐代为何盛行斗鸡?
以鸡相斗,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起源甚早。三国曹植《名都篇》:“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长经坐戏客,斗鸡观闲房。群雄正亩赫,双翅自飞扬。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摆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长鸣人青云,扇冀独翱翔。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南朝陈时褚蚧在《斗鸡东郊道》诗不仅对斗鸡场面进行了形象描述,还明确指出斗鸡的时间以春天为主。唐代时,斗鸡之风甚嚣尘上,上至皇帝亲王,下至平民百姓,都乐此不疲,出现了一大批以斗鸡为题材的诗文。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对斗鸡的场面进行生动的描写:“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孟郊也写过有关斗鸡的诗云:“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在文人眼里,斗鸡不仅是一种娱乐,还与勇气、侠气大有关联。

唐朝皇帝中嗜好斗鸡者大有人在,如唐玄宗、敬宗、文宗、宣宗、懿宗及僖宗等。《资治通鉴》就记载僖宗耽于玩乐,“上好骑射、剑槊、法算,至于音律、蒱博,无不精妙。好蹴鞠、斗鸡,与诸王赌鹅。鹅一头至五十缗。”据韦承庆《寒食应制》云:“凤城春色晚,龙禁早晖通。旧火收槐爐,余寒入桂宫。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韦承庆系武后时人,这说明武后在宫中已饲养了斗鸡。

唐朝斗鸡兴盛,陈鸿在’《东城父老传》里有纪实性描述:“上之好之,民风尤甚。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帑破产市鸡,以偿鸡值。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上自皇帝,下及黎民百姓都崇尚此俗,出现了许多因斗鸡而名噪一时者,还形成了用木鸡训练斗鸡的专门行业。事实上,唐代有不少平民百姓、无赖之徒,确实靠此而显赫一时。

在对斗鸡趋之若鹜的社会风气下,自然也就出现了专门训练斗鸡的行业。据《全唐文》载:“唯者有人,心至术精,得鸡之情,情可驯而无小无大,术既尽而不飞不鸣。对劲敌以自持,坚如挺植;登广场而莫顾,混若削成。初其教以自然,诱之不惧;希渐染而能化,将枯槁而是喻。”训练者用木鸡来驯练斗鸡,使斗鸡临场不惧,镇定自如。

在唐代曾盛传一首儿歌,名字就叫“斗鸡童谣”。它是这样唱的:“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这首童谣讲述了年纪13岁的孩子凭借斗鸡的本领而发迹的故事。童谣中的“贾家小儿”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这就是唐玄宗时期的贾昌。

唐玄宗非常喜欢斗鸡,号称“斗鸡皇帝”。据《太平广记》所遥引陈鸿《东城父老传》载:“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
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使驯扰教伺。”玄宗即位后,于宫中设“治鸡坊”,专司其事的人员有500人之多。《新唐书•百官志》云:“闲厩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日雕坊,二日鹘坊,三日鹤坊,四日鹰坊,五日狗坊。”这实际上是指皇帝为狩猎所置的机构,鸡坊专供玩好,不属于闲厩使所统。在《东城父老传》中有“护鸡坊中谒者王承恩”之语,由此可以推断鸡坊属中谒者管辖。

据《东城父老传》记载,贾昌因善于培养“木鸡”而被唐玄宗发现,并召到宫中,命其专门为皇室训练斗鸡。所谓“木鸡”就是用木头所做的鸡的模型,可以帮助斗鸡用心专一。当时斗鸡价格昂贵,因此穷人玩的都是木鸡。相传贾昌精通鸟类和鸡的语言,而鸡也能听懂他的话。他在鸡群里如鱼得水,很快就掌握了每只鸡的习性。过了一段时间,当玄宗到鸡坊视察时,那些鸡已经能按照贾昌的命令排出整齐的队形了。玄宗大为高兴,提拔贾昌为五百小儿长,对其恩宠有加,几乎每天都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绸缎。

每年的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便是贾昌大显身手的时候。此时,唐玄宗在举行规模盛大的斗鸡比赛,以示天下太平。据《东城老父传》记载,每当此时,贾昌“冠雕翠金华冠,锦袖绣裤,执铎拂,导群鸡叙立于广场,顾眄如神,指挥风生。树毛振翼,砺吻磨距,抑怒待胜;进退有期,随鞭指低昂,不失昌度。胜负既决,强者前,弱者后,随昌雁行,归于鸡坊”。在比赛开始后,斗鸡便随着贾昌的指挥鞭,进退周旋;而在斗鸡结束后,这些鸡便排着齐整的队形,随贾昌返回鸡坊。这不仅是激烈的斗鸡比赛,而且也是出色的驯鸡表演。同时,唐玄宗还会让宫廷乐队全部出动,后宫佳丽也纷纷现身。

开元初年,唐玄宗经常在退朝之后和兄弟诸王进行斗鸡。此后,他还专门设立了“斗鸡供奉”,命卫尉少卿王准担任。为了在途中消遣,他平时乃至出行时都要带着那些久经训练的公鸡。据史料记载,开元十三年,玄宗在封禅泰山时,便命贾昌带300只鸡随行,以供其玩乐。这些鸡耗费了大量钱财,还给途中的百姓增加了许多负担。玄宗对贾昌宠爱非常,贾昌父亲去世后,玄宗恩准贾昌护送其父亲的灵柩回归故里,其丧葬用品及车马等物皆由官府负责,还让他“乘传”返归。所谓乘传是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吃、住、行的一切费用皆由官府负责。由此可见,玄宗对贾昌的宠爱程度。贾昌长大后,玄宗还将梨园弟子潘大同的女儿做他的妻子。夫妻二人的日常用度皆由内宫支出,荣宠至极。

在唐朝,许多人因斗鸡而飞黄腾达,早在唐初就有此先例。杜淹写了一首名为《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的诗: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这首诗生动地记述了秦王李世民寒食节观赏的一场斗鸡赛事,得到了李世民的喜爱。杜淹并随之得到重用,官至吏部尚书。当然杜淹仕途的顺遂主要靠个人的能力,但是这首描写斗鸡的诗无疑给他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在唐穆宗时期,臧平因斗鸡而致富,一只鸡价格高达200万。据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支动》载:“威远军子将臧平者,好斗鸡,高于常鸡数寸,无敢敌者。威远监军与物十匹,强买之,因寒食乃进十宅。诸王皆好斗鸡,此鸡凡敌十数,犹擅场怙气。穆宗大悦,因赐威远监军帛百匹。主鸡者想其踱距,奏曰:‘此鸡实有弟,长趾善鸣,前岁卖之河北军将,获钱二百万。’”

唐代斗鸡驯鸡发达,社会也为此付出了世风靡废的巨大代价。一些小人凭借斗鸡而发迹,横行乡里,正如李白在《古风》诗中所云:“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蜆,行人皆怵惕。”

王勃因斗鸡而遭贬


斗鸡并不能给所有人都带来好运,许多人因此在仕途上遭遇坎坷,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就是其中的一位。

唐高宗李治时期,许多亲王都酷爱斗鸡。有一次,沛王在与英王进行斗鸡比赛时输了,

便让自己的属下王勃给英王的公鸡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文中写道:“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

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

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鵝,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决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鹤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

这篇檄文富有文采,一时广为传诵,并传到高宗和英王手里。

英王十分生气,与沛王几乎为此反目成仇,最后不得不靠高宗居中调停。高宗在一气之下将王勃罢官去职,逐出了沛王府。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junshi/24199/

推荐访问:唐代佛教盛行的原因

历史推荐文章

历史热门文章

历史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