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佛骨舍利,佛真骨与法门寺之谜

发布时间:2018-04-19 来源:历史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历史 > 法门寺佛骨舍利,佛真骨与法门寺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军事】

佛真骨与法门寺之谜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为阿育王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法门寺随着朝代的更迭、佛教的兴衰而起起落落,由此也引发了重重的谜案。   

法门寺佛骨舍利 佛真骨与法门寺之谜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浬槃后,留下八斛四斗晶莹的舍利,让众生供奉,以结佛缘。印度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将佛祖的舍利分载于84000个宝函,由僧众分送世界各地。

据《法苑珠林》载,在中国的舍利塔原有19所,法门寺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舍利塔在多次大规模的灭佛行动之后,几乎被破坏殆尽,如代州五台山塔和终南山五台寺的佛指舍利皆毁于“会昌法难”。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扩建,并于元魏二年(公元494年)首次开塔瞻礼舍利。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公元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原塔俗名“圣冢”,后改建成四级木塔。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

据文献记载,法门寺的始建时间有春秋末年、东汉末年和北周三种说法。一些学者根据现存法门寺的北魏千佛碑分析,法门寺应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当时叫“阿育王寺”、“阿育王塔”,因供奉佛指舍利,而成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北周武帝实行灭佛政策,法门寺也未能幸免于难。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寺院,对佛教有着特别的感情。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提倡佛教,大兴佛寺,对法门寺及塔进行修缮。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下诏开启地宫并修缮宝塔,从而发现了佛舍利,遂供奉在法门寺。时人传说“三十年一开,开则岁谷稔而兵戈息”,认为定期迎送供养佛骨会使国泰民安,形成了“三十年一开”迎奉佛骨舍利的制度。因此法门寺成为皇家奉佛的总道场,地位尊崇。

唐代第一次迎奉佛指舍利是在公元659年。唐高宗崇信佛教,为玄奘法师修建大雁塔以储佛经,并在公元659年开启法门寺地宫,迎佛骨舍利到洛阳的皇宫内供奉。唐代第二次迎奉佛指舍利是从武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到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此时佛教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地位不断上升。武则天命人到法门寺迎奉佛骨舍利。唐代第三次迎奉佛指舍利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唐肃宗此举有“兵革息”的祈愿。唐代第四次迎奉舍利在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年)。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德宗皈依佛教,奉迎舍利在长安。唐代第五次迎奉佛骨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亲奉香灯,舍利在皇室供奉三日后,送往长安诸佛寺供奉。唐代第六次迎奉佛指舍利在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这是一次耗资空前的迎奉活动,将佛骨“迎人内道场,即设金花帐、温清床,龙麟之席,凤毛之褥,兢兢业业玉髓之香,荐琼膏之乳”,“宰相以下竞施金帛,不可胜数”。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佛塔也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每次迎送之后,唐朝诸帝对法门章赏赐惊人,以稀世珍宝制作宝函,以安奉佛指舍利。经过多次扩建,唐代的法门寺规模宏大,形成著名的“二十四院”,成为全国著名的大型佛教道场,也是少见的国家级的宗教寺院。

公元873年底,僖宗诏令将佛骨送还法门寺。翌年正月关闭了地宫石门,此后佛指舍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千古之谜。

明朝时,法门寺宝塔毁坏严重,万历皇帝下诏重建了髙达37米的宝塔。清朝顺治年间,受地震影响砖塔开始倾斜。1981年,砖塔再次崩塌。1987年政府在重建法门寺时,意外发现了塔下的地宫,“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沉寂了一千多年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同时在地宫内还出土了大量的稀世珍宝,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这次发现的佛指舍利,共有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一枚色泽微黄,有裂纹和斑点,是佛的真身“灵骨”,其余三枚为玉质,为佛的“影骨”。这些舍利与唐朝道宣法师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的描述吻合:“佛指长寸二分,内孔方正,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以指纳孔,恰得受指。”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世界学者及宗教人士的广泛关注。

法门寺地宫的建制模拟帝王陵寝,坐北向南,呈长“甲”字形,由台阶、平台、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秘龛共7部分所组成。地宫全长21.12米,面积为31.84平方米。

这四枚佛指舍利均是唐代帝王迎奉的原物,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佛博    指舍利,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赵朴初先生指出“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巧妙地点出了灵骨和影骨的关系。舍利是梵文知音译,意为“身骨”,一般指释迦佛遗体焚化后结晶而成的固体物,是戒、定、慧所熏修的成果。“影骨”也称之“佛指舍利”,受到与真身舍利相同的供养。法门寺的佛指真身舍利,是由印度来华的梵僧带来的。

法门寺地宫的发掘,不仅是我国唐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在唐代供奉佛指舍利的四大名寺中,法门寺是唯一的幸存者,成为世界各地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junshi/24193/

推荐访问:法门寺佛骨舍利照片

历史推荐文章

历史热门文章

历史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