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下教学新模式】“互联网+”时代下教学新模式对高校师生的挑战

发布时间:2019-05-27 来源:高校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高校 > 【互联网 时代下教学新模式】“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教育】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食品检验检疫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法的研究与探讨”(编号:YZUJX2015-41B)。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87-02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原则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对学生而言,主要包括三大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基于我们传统教学的多种弊端,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多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吹来了春风,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SPOC、MOOC、微课等,互联网+教学模式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体现“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学本质,但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理想效果,因而给我们的师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教学新模式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于2007年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国内从2011年开始尝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上完成知识内化。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思考的主动性[2]。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学视频精简浓缩,教学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复习。
  2.对分课堂
  2014年,我国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根据心理学规律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全新的课堂改革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改革为“隔堂讨论”式教学,即教师仅用课堂时间的一半进行讲授,另一半的时间则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的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3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称为PAD课堂[3]。
  3.慕课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21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被提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是一种基于网络,实现包括学习、组织管理、在线交流探讨、评价反馈等覆盖教学全过程的新型在线教育,该课程具有打破时间与空间束缚的显著特征。其特点主要是:规模性较大,开放程度高,能够实现全世界教学资源的共享,具有极强的网络性。
  4.SPOC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2013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ArmandoFox)提出,它将MOOC和课堂面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发挥各自的优势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被哈佛的学者称之为“后MOOC”。MOOC强调在线学习,而SPOC侧重混合式学习,作为MOOC的继续和发展,SPOC将更优质的在线数字化资源提供给高校和课堂。
  5.微课
  微课又称微课程或微型课程,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他认为:“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微课既可以作为一种进行知识挖掘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知识脉冲。
  我国的学者们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W目标,内容短小精悍,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以流媒体形式展示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4]。
  二、新教学模式的相关性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SPOC、慕课、微课等新兴教学模式凭借着各自的优势备受追捧,作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的热点,无疑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机遇。微视频在教学工作中具有良好的传播价值。由于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以某个知识点作为辐射点进行开展的,因此,教学的核心环节具有短暂性,加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多为5到8分钟,因此,翻转课堂、对分课堂、SPOC、慕课、微课等的核心构成要素都是微视频。所以,微课是“点”,慕课和SPOC是“线”,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和SPOC可以辅以微课、慕课进行教学,因此他们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
  国内不少学者对这几种不同的新教学模式的混合应用进行了研究,如,马晓燕探讨了基于慕课和微课的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关问题;刘飞等研究了基于MOOC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翻转课堂”的构建;顾容等对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进行了探讨;张楠等应用微课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了酿酒技术教学;张春霞等对基于自媒体平台的“微课+对分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等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得到提升,但不少学者也提出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大大增加。
  三、对师生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不管是翻转课堂、对分课堂还是MOOC、SPOC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形式,而是教师转变成教练,强调对学生的交流和辅导,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高校教学改革注入生机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地挑战。   1.对教师的挑战
  (1)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仅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状况,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任务,从整体上组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把控教学的进度安排。因此,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2)教师必须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水平
  “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极大的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们都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等智能数据和信息技术上的教育产物。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的使用网络技术、制作教学视频,还要考虑制作的视频是否吸引学生、设置的内容是否合理、知识点的讲解是否透彻等等。因此,对教师在知识体系的把握、计算机水平、视频制作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师必须深化专业素养,紧跟科研前沿
  “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中,教师需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整个单元内容的梗概,重难点,还要纵观全局,合理分配任务,抛出有营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及时的回答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但是难免会遇到课外学习中的其他问题,甚至是一些连教师都没遇到过的各种问题或假设,因此,需要教师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深挖教材内容、紧跟科学前沿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4)教师必须提高教学与掌握能力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SPOC等教学模式都有一定时间的课堂讨论和交流环节,如果教师不能监控好教学过程,就有可能出现长时间的“冷场”,讨论话题无人问津、教学秩序混乱、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导致课堂讨论与交流形同虚设;或有可能出现部分学生谈论问题滔滔不绝、偏离主题,与课堂教学目标相违背等。这都要求教师具备根据学生特点、课程性质及内容灵活处理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智慧,使课堂教学活动严谨而不刻板,灵活而不失深度。
  2.对学生的挑战
  由于我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我国学生普遍不善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这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1)学生必须转变学习观念
  “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是当代大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p松的学习方式,而“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求学生参与并“动”起来,课堂上学生拥有了更多话语权,这就需要学生能转化“外需”为“内需”,需要有较高的好奇心、较高的新知识渴求度、以及较高的自我管控能力等,学生需要充分调动自己内在的求知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2)学生必须提高自学能力
  “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新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学生只有课后认真的查阅资料并吸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才能做好课堂上的“主人翁”,因此,需要学生们熟练掌握互联网等计算机技术、具备从大量互联网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有用的知识并吸收内化,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3)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新的教学模式更多了强调了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过程,并要求学生们在吸收内化课程知识后能够简意赅的表达出来,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互相交流、分工合作、总结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虽然“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具备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新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律能力、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而且对教师的自身专业知识、讲授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课堂凝聚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可以从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出发,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并寻求最佳结合点,从而不断推进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大学生学习问题分析与创新学习[J].教学研究,2014,37(1):3-6.
  [2]石礼娟,别丽华,章程等.从中美差异剖析翻转课堂实施的障碍及其根源[J].高等农业教育,2017,1(1):125-127.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4]王新国,秦智伟,张永强.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6(6):59-61.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jiaoyu/96387/

推荐访问:

高校推荐文章

高校热门文章

高校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