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教改策略

发布时间:2019-06-14 来源:高校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高校 >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浅析我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教育】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逐渐趋向普及化、全球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化、灵活化。本文基于这些趋势特征分析,探讨我国高校教改策略,以期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改策略
  上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形成国家规模发展的事业并迅速壮大,逐步突破学校、区域乃至国家在地域和文化上的界限,呈现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这些不同以往的趋势特征,针对性地探索现阶段我国高校教改策略,能够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品质,使之适应和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以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教学对象普及化。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高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实现迅猛增长。据统计,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足10%,表现为精英教育;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跨入大众化阶段;至2015年,毛入学率已增至40%,超新中国成立初期150倍,此时,我国各类高校共2852所,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约3647万。虽然近年来相应的增长势头有所减缓,但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将突破50%,真正趋向普及化教育。
  (二)教学范围全球化。21世纪是“地球村”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发展;此外,随着地域和文化界限的突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加深,也促使教育资源和生源的全球配置。具体表现有:国际化课程比重增加;人才培养和认证模式的国际合作;国际教育(交流)活动频繁等。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约52.37万,另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
  (三)教学内容综合化。近现代新科学技术的突破往往出现在学科边缘处和交叉处,促使学科向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相应地,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内容也表现出综合化的趋势,传统的单学科课程相互交叉,逐渐发展成多种跨学科的综合课程。例如,城市生态学以生态学、城市学、人类学、地理学为学科基础,不仅要了解自然生态过程,还要探究城市环境等具有社会属性的要素;在教学中,还会综合涉及物质、能源、信息、气候、地质、土壤、水文等不同学科内容。
  (四)教学模式个性化。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充分尊重和适应每个人独特的人格个性品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现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不同学校、机构的教学也应该有各自的模式和特点,以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如,大多数高校都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还有学校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组成课程计划,甚至课程计划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自己掌握。
  (五)教学方法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高校教学方法的进步,尤其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通信以及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诸多方面,如,建立数字化校园、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材、构建先进的教育网络系统等,为高校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六)教学管理灵活化。为适应教学综合化和个性化发展,我国高校早期死板的统管方式已不适用,现阶段的教学管理逐渐趋于灵活,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例如,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学校选课和考核;在达到基本要求之后,允许提前毕业并获得学位等。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紧跟高等教育前进步伐和发展趋势,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实现。针对上述趋势特征,我们对高校教改策略做如下探索。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观念,正确导向教学改革。以现代重视教学过程的观念替换传统的只注重教学结果的观念;以现代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和辅助的观念替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观念;以现代注重能力培养的观念替代传统的只重视知识传承的观念;树立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的观念,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品质。
  (二)优化教学内容。科学的发展导致知识的爆发,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主体,必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避免与日积月累的知识产生矛盾。一方面,教学改革不仅要从知识更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着手优化教学内容,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另一方面,保障基础学科教育的同时,规范和完善选课制、学分制、双学位制等,优化学科综合性和整体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到教学成果和效率。当前教育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需与国际接轨并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这就要依托和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改革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的保障,应以适度灵活性和适应性为目标。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估教学过程、考核学生成绩,既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又要把握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改革学籍管理,实行弹性学制,照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同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三、结语
  总之,高校教学改革关系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任务艰巨而漫长。我们应充分把握其时代背景,研究其趋势特征,才能更好的导向改革策略,并服务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立莹,司晓宏.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趋势及中国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5(6):42-48.
  [2]别敦荣,易梦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与政策应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11-16.
  [3]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96-96.
  [4]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jiaoyu/98386/

推荐访问:

高校推荐文章

高校热门文章

高校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