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四象•三垣•两极与紫禁城

发布时间:2018-04-29 来源:文化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 文化 > 五行•四象&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城市】

五行•四象•三垣•两极与紫禁城

紫禁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明的一个伟大载体,其 丰富的蕴辱,我们今天发掘得还远远不够。我时时置身其 中,瞻仰它光辉的风采,每每真切地感受到庄子“吾生也 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深刻哲理。本文试图从五行•四 象•三垣•两极与紫禁城的关系,来说明紫禁城文化蕴藏 的博大精深。

五行,画其分野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把天地万物归纳为五种基本的物 质,即水、火、木、金、土,这在《尚书•洪范》中已有 记载。五行说对古代先民认识自然和社会产生了极大作 用,奠定了古代天文、历数、医学和哲学的基础。

到了战国时代,五行学说经邹衍等人的发展已相当流 行,并产生了“五行相生相胜”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以 木为生化之基本物质,木主生,火主大,土主化,金主 收,水主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谓 “比(邻近)•相生”。金胜木,中隔水;水胜火,中隔木; 木胜土,中隔火;火胜金,中隔土; 土胜水,中隔金,是 谓“间(间隔)相胜”。五行相生相胜,周而复始,循环不止,而有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时 (土兼四时)和东(木)、南(火)、西(金)、北(水)四 方(中配土),由此产生万物。用五行的原理观察色彩, 则有青、(木)、赤(火)、黄(土)、白(金)、黑(水); 划分音调,则有宫(土)、商(金)、角(木)、徵(火)、 羽(水);归纳性情,则有怒(木)、喜(火)、思(土)、 爱(金)、恐(水)。其他如“五位”、“五兵”、“五宗”、“五 官”、“五服”、“五味”、“五量”等等,不胜枚举。《周礼》更 根据各自的性质,以天、地和春、夏、秋、冬表示国家机 构和官员,以宗伯为春官,主教化;以司马为夏官,主兵 马;以司寇为秋官,主刑名;以工官为冬官,主工程。

五行思想在紫禁城及其相关地方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从总体色彩看,紫禁城宫殿及垣墙以红、黄为主调。 红属火,火主光大;黄属土,土’居中央。红、黄并用,表 示帝王之居至尊至大,为天下中心。

从总体布局看,紫禁城同历代宫殿一样,分前朝、后 寝两大部分。前即南方,从火,主大,故作施政场所;后 即北方,从水,主藏,故作寝居场所。

从具体位置看,凡是属于文化、文治方面的宫殿、设 施多在东侧,从木从春;属于兵刑、武备性质的宫殿、设 施多在西侧,从金从秋。最典型的如文华殿、武英殿,文 东、武西拱卫着中央三大殿。太和殿举行大朝时,百官也 按文东、武西序立于御道两侧。文华殿还是皇帝御经筵讲 学的殿堂,殿后文渊阁是贮存《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 集成》的地方。此外,太和殿广场东南的体仁阁" 弘义阁 在明代称文楼、武楼;御花园内万春亭、千秋亭,一东一西,分列于中轴线两侧。内阁为文职衙门,在午门内东 侧;而军机处初为武职衙门,故在乾清门外西侧。中路乾 清宫院内,东庑中间为端凝殿,贮藏皇帝所用朝珠和冠 服,属礼制物品;西庑中央为懋勤殿,每年秋审处决死囚 犯,皇帝在这里勾决,执行最高刑罚权力。宫中祭祀孔子 的地方有多处,主要的如传心殿,设在文华殿东,每当皇 帝御经筵时,要事先祭告孔子。乾清宫院内的祀孔处设在 南庑东侧,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在乾清宫南庑东侧。与此 相同,京城孔庙和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也都设在东城; 举人进京会试,由城南东侧的崇文门入城,而军队出师征 战,则由西南侧的宣武门出城。皇子居住的南三所在东华 门附近,而太后太妃们则居住在外西路慈宁宫区域。

午门外六科公署,也本着文东、武西的原则分列左

右。

“左祖右社”是《周礼》中确定的宫殿规制,两千多年 来经学家们对此解释得众说纷纭。或谓周人尚左,左祖即 以祖为尊,或谓周人尚右,右社即社稷尊于宗庙。但若用 五行来解释,则十分清楚。左即东方,其于五行为木,主 生化,人类无不自祖宗而繁育,宗庙设于东方,正是揭示 了祖宗诞育子孙之德;而社稷则为国家、社会之神,国 家、社会涵载君臣、人民,属收,正应“金”德,所以立社 稷坛于西方。

从色彩分配看,紫禁城建筑在黄瓦红墙的基调下,又 根据用•途的不同,按五行、五色作了适当调整。如皇子居 住的南三所,瓦顶为绿色,与历代所称“青宫”一致,从 木,从春,以示青少年的成长和蓬勃向上。文华殿在明初为太子宫,亦用绿瓦,后来改为皇帝便殿,才换成了黄 瓦。文渊阁则不用黄瓦,而用黑瓦,不用红墙,而用青砖 (灰色)墙壁,因为黑色代表水,水克火,以免易燃的书 籍遭受火灾。中轴线北端御花园的天一门,即取“天一生 水”之意,其墙体用灰(黑)色,与其所处北方水的方位 相合,以使整个紫禁城免受火侵。神武门内两侧东、西大 房也采用了黑色琉璃瓦,以示冬的意境。午门位居南端, 应火的方位,建筑彩画一变其他各处以青绿为主的冷色 调,而改以红色为主,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总之,五行思想及其由此派生的五色、四时等的运 用,对紫禁城的总体规划、布局以及具体设计产生了很大

影响。

四象,壮其观瞻

在五行学说发展的同时,中国古代天文学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其一就是四象和三垣的划分。

四象在《尚书•尧典》中已经孕育,《左传•昭公四 年》已有“西陆”、“北陆”的提法。四象的划分来自对二十 八宿的认识,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对此有明 确记载。人们把天空四周的二十八宿分作四组,与五行、 五方、五色相结合,再配以龙、鸟、虎、武(龟)四种动
于是便成了四象。        它们分别是:
东方,    青色,    青龙(或苍龙);
南方,    红色,    朱鸟(或朱雀);
西方,    白色,    白虎;
北方,    黑色,    玄武。

四象确立以后,便成为四方的象征。《周礼》中军阵方面有“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汉代宫殿很 多瓦当以四象为图案,以显示天子对四方的统治权。唐代 长安皇城南门称朱雀门,门外的大街叫朱雀大街,北门称 玄武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即发生在这里。北京 紫禁城的设计,是以五行说为主导思想的,其城池四围, 更是运用了四象原理。南门午门,又称五凤楼,凤为鸟 类,实即朱雀;北门原名玄武门,康熙时避玄烨讳,改称 神武门。玄武、神武,意义相同。五凤、玄武南北位定, 则四方位正。佴皇帝犹嫌不足,又在御花园内立“四神 祠”,奉祀四方神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

四象的运用,表达了紫禁城为四方的中心,皇帝为四 表八服的君主。

三垣,固其根本

三垣即北天中央的三垣星宿,包括紫微垣、太微垣和 天市垣。其各区域都有东、西两藩星宿,围成墙垣的形 式,故称垣。三垣的划分首见于《石氏星经》,以紫微、 天市为早。屈原在《离骚》中有这样的描述:“吾令帝阍开 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显然指的就是紫微垣。

中国古代天文学与社会、人生特别是宫殿、官吏的联 系非常密切,这在《史记•天官书》中已有所记载。三垣 即朝廷所在,其中太微为上垣,紫微为中垣,天市为下 垣。紫微垣共有十五颗星,为中天的中心,是天帝居住的 地方。人间皇帝是天帝之子,这样天子居住的皇宫自然也 就成为紫微宫了。西汉刘向在《七略》中记载了天子的明 堂取象亍紫微垣的事实,而汉代的未央宫亦别称紫微宫。 《后汉书》“霍i胥传”称皇宫为“紫宫”,唐代李贤注云.• “天有 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徂,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紫微以皇宫为喻,皇宫模仿紫微形象,二者相互影 响。据说汉成帝宠幸董贤,二人共榻同眠,董贤将脚搭在 了皇帝身上,星官便发现天空“客星犯帝座”,即有客星侵 入紫微座。《晋书》亦云广紫微,大帝之座,天子之常居 也”。充分揭示了紫微在天上为天帝的居所,在人间为天 子的皇宫。但在秦汉之时,皇宫并不以紫微命名,而是称 “禁中”。这在《史记》中也有反应,如“二世用其(指李 斯)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以及“景帝居禁 中”等。这时禁中又称“禁内”、”禁城”,南朝颜延年有诗 云:“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紫”即紫微垣,它与“禁” 字连用,最晚始自唐代。初唐骆宾王诗中有“紫禁终难 叫,朱门不易排”。晚唐白居易诗中亦有“朝从紫禁归,暮 出青门去”之语。唐长安城宫殿内朝部分的大明宫有含光 殿、宣政殿、紫宸殿三殿,与三垣之数合,并且前有朱雀 门、后有玄武门,因此至少在这时,皇宫已基本从整体上 模仿紫微垣了。“紫宸”亦即紫微,反应了皇宫建筑模拟紫 微垣,经过了从中心建筑到整体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

北京紫禁城的总体布局无疑也是取象亍紫微垣。如清 乾隆皇帝钦定的对联中,太和门左门为:“H丽丹山,、云绕 旌旗辉凤羽;祥开紫禁,人从闾阖观龙光”。右门为.•“鸩 观翔云,九译同文朝玉陛;凤楼幻彩,八方从律度瑶 阊”。从阊阖、瑶阊可以看出,清代是把太和门作为与紫、 微垣的阊阖门对应而建置的。太和殿的春联为龙德正中 天,四海雍熙符广运;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 “龙德正中天”指的是紫微垣中天皇大帝星座,可见太和殿
是与天皇大帝星座对应的建置。凤城在此指紫垣,回北斗 指紫微垣左侧有北斗星座卫护;与万邦相连,北斗即为万 邦,指普天之下的臣国、臣民。

紫微是“天子之常居”,因此紫禁城后寝部分更是严格 按照紫微垣设计,内廷中央为后三宫,以应三垣之数,连 同东西六宫,共为十五座宫殿,正合紫微垣十五星之数。 当然,三垣中各垣星座数目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不断增多, 皇宫只是取其基本数字;皇宫建筑的排列整齐有序•天空 星宿则未必尽然,也就是所谓取其神似罢了。

三垣中太微垣是天宫所在地,是天帝布政的地方,紫 禁城前朝部分也借鉴f此。太微垣各星座多以殿堂和公 卿、将相命名。太微垣中有明堂三星,明堂为天子正殿, 与紫禁城三大殿之数相符;太微垣中更有逐级上升的三组 星座,名曰“三台" 酷似三大殿下的三台;太微垣前方左 执法、右执法两个星座之间乂称端门,右执法东乂叫左掖 门,则均属模仿宫殿规则。这样就使宫殿与星垣之间形成 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垣的另一垣为天市垣,《晋书》称其“主权衡,主聚 众”,是天帝聚众贸易之所U宫殿规制为“面朝背市”,市 设在皇宫之北。紫禁城的“后市”在神武门外,明朝每月逢 四开市,听商贸易,谓之“内市" 以别于皇城以外各市。 内市商品一般比较贵重,如宣德铜器、成化瓷器、景泰蓝 等。

两极,辨其阴阳

阴阳学说比五行说更为古老,上占就有“河图”的传 说,即阴阳八卦之类图案。在儒家经典中,阴阳是中国文化之祖。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认为:“人文之元,笮自 太极。幽赞神明,《易》象唯先。庖牺(即伏羲).画其 始,仲尼翼其终”。应该说,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人认识 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阴阳最初的含义,可能就是指口光的向背,向日为 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们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 方面,即阴阳两极,于是便用阴阳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中两 种对立的、相互消长的物质现象。《国语》、《老子》都渗 透有这种思想。《易传》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 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战国末期,邹衍等人把“阴阳” 与“天人感应”说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较为神秘的概念。 汉代及其以后,经董仲舒等学者的发展,阴阳说终于流传 于整个中国占代社会。阴阳说认为阴阳关系不能乖离、错 乱,阴阳颠倒或不和谐,则人事必有灾异。这具有一定程 度的合理性,对整个东方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至今仍有 许多国家的学者对它进行研究,有的地区甚至还把它作为 一种旗帜图案。

明清紫禁城成功地运用了阴阳理论,在前朝后寝、东 西六宫、宁寿宫与慈宁宫区域以及其它各组违筑中形成了 对比错落、抑扬有致、明暗结合、强弱得当的效果,阴阳 调和得十分和谐。前朝作为紫禁城之阳,殿堂普遍比对应 的后寝部分高大,巍峨壮观的气势,表现出阳刚之美,建 筑风格与建筑用途相协调,突出皇权的神圣威严与至高无 上;后寝作为紫禁城之阴,宫殿小于对应的前朝殿堂,作 为日常起居生活的场所,这里空间组合紧凑,建筑相应低 小,与实际使用的要求相一致,具有舒适、安宁之感,偏重于表现阴柔之美。而东西六宫则体现出两两相对、对称 和谐、完整统一的审美思想。再如御花园内绛雪轩与养性 斋,一凸一凹,一低一高,东西相对应;堆秀山与延晖 阁,一山一阁,一为石质,一为木构,刚柔相济,统一中 又有变化。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阴阳又可作具体划分,即有阳中 之阳、阳屮之阴、阴中之阳和阴中之阴。太和殿为阳中之 阳,从高度、开间、进深、装修、饰件、结构,一切规格 均达极限,至大至刚,集天地间浩然正气于一身。在这座 高大的殿堂里,“金銮宝座”高高矗立在紫禁城及北京城中 轴线上,襄现了皇权高于一切。乾清宫为阴中之阳,规制 效仿太和殿,高于后寝各宫殿,为后廷之冠。保和殿则为 阳中之阴,在明代只作皇帝御前更衣之所,因此规格远不 及太和殿。而坤宁宫为阴中之阴,明代作皇后寝宫,规格 远不及乾清宫。如此看来,主次分明,乾坤位定,与皇 帝、皇后名分克谐无间。为了充分体现这种和谐的关系, 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的殿定名为“交泰”,即乾坤交感、天 下太平。至淸代,坤宁宫又主要作为祭祀萨满教的场所。 祭祀的对象为鬼神,属阴,也与此宫为阴中之阴的地位相 符。

阴阳表现在数字上,剮单数为阳,双数为阴,因而故 宫前朝各殿面阔、进深均为单数开间,而后廷东西六宫进 深则多为双数。•紫禁城建筑体现出的中国传统的对称美, 与阴阳说也有极大关系。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chengshi/27258/

推荐访问:两极生四象

文化推荐文章

文化热门文章

文化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