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ieat.com - 城市】
一、中英文文学作品对比分析
文学是社会的镜子,中英文文学作品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产物。中英文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文学思想、个人性格、文学描写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不一而足。在此,笔者不一一赘述,仅以自然描写、宗教信仰和作品实践为例,来讲述两者的差异。
1.自然描写。关于自然、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都极为常见。借助外部环境和自然背景来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反映主人公的内心,实现自然、社会、人物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许多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惯用的手法,如沈从文就是一个善于描写自然静物的高手,在其作品《边城》中,茶峒小镇的景物都具有诗意的色彩。在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时常可见大段的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利用自然环境衬托人物和故事,是文学创作的共性,在这一方面,中英文文学作品都不例外。不同的是,一些自然要素在使用和意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如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东风”经常用来暗喻温暖的春天即将来临、事情即将出现转机等,但是在西方文学中,东风象征着保守与凶兆。在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中,月亮常用来象征美丽、团圆和光辉,残月多具有象征意义,而在西方文学中,月亮象征着生育与肥沃,残月常用来象征寡妇与老年妇人。在中英文文学翻译中,译者要明确自然事物所指及差异,以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2.宗教信仰比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在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教派共同存在。但是,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并不代表宗教精神可以随意扩张和拔高,这是我国宗教信仰的特色。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信仰的多是基督教,在这些国家,基督教对民众的影响非常大,这一点,从文学作品中可以管窥一二。如在《飘》中,斯嘉丽一家在饭前通常都要祷告,斯嘉丽的母亲和媚兰都被塑造成了圣母的形象。可以说,在这些国家,宗教的精神是无限扩张的。因此,在英文文学作品中,凡是符合宗教规定、客观规律的行为通常都会被视为正当的。但是在中文文学中,宗教的地位一点都不特殊,如在宣扬“佛法无边”的《西游记》中,虽然佛教的势力最强,但是孙悟空却屡次挑战佛教权威,如来佛祖的两名贴身弟子还曾向唐生要人事,宗教的形象并不高大。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在涉及到宗教信仰方面的内容时,要正确认识民众对宗教的情感和态度,力求做到严肃、严谨。
3.作品实践对比分析。实践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在中英文文学作品中,民众、个体的实践行为随处可见,通过实践翻译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是文学创作的通用手法。不同的是,在实践方法、思想方面,中英文文学作品有所不同。英文文学作品强调实践表现手法的浪漫性,但是具体的实践和实践者却是辛苦而不浪漫的,如基督山伯爵、鲁滨逊,虽然主人公的经历称得上是极具戏剧性,但是每个人在实践中也都是饱尝苦头。中国文学中强调实践的真实性、客观性,他们对实践参与事物的态度非常尊重,如人们常用生活中最常见的马、牛比喻人,将人比喻成才华横溢的“千里马”和勤劳奉献的“孺子牛”。但是在西方文学中,马通常就是用来载人载物的,牛就是用来吃肉饮奶的。
二、中英文化比较
文化是特定社会环境中发展实践的产物,中英地域差异决定了中英文化必然会存在诸多不同。下面,笔者就从生活习惯、认知、价值观等方面来阐述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
1.文化生活习惯。民族生活理念、生活习惯会给民众文化生活习惯带来直接影响,如在基督教宗教文化影响下,英国视圣诞节为最重要的节日,会在圣诞这一天热烈庆祝,亲朋之间还会互送礼物,《麦琪的礼物》就是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故事。而有着腊祭习俗的中国人则沿用农历历法,以新年为一年的开始。再则,在生活习惯上,中国人以群居生活为主,家庭观念浓厚,许多家庭都以四世同堂为荣。英国人个人意识强烈,家庭不过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驿站,在他们看来,过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在心理习惯上,中国人喜爱热闹,尤其是在节日之际,人们习惯用大红的灯笼、中国结、窗花来装饰门庭,西方人喜欢独处,普通人找个幽静的地方度假就跟梭罗独居瓦尔登湖一样,追求的是心灵的宁静。
2.文化认知。关于事物和学问,中国人与英国人的态度是不同的,中国人更加关注事物、学问的工具性、实用性,他们习惯将对事物、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儒家家国思想和法家治国理念为例,中国许多政治家如商鞅、张居正等都研究过这些治国策略,并乐于将自己认为合理的部分应用到实践中去。英国人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更加关注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如果逻辑明了,对错并不重要。在中英文文学中,中国人在认知方面大都是由表及里、沿着正向思维方向前进的,而英国人更善于从结论找原因、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如在创作《德伯家的苔丝》时,哈德坚信,人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本身就是悲哀的。所以,他笔下的苔丝姑娘虽然单纯美丽,但是终究难以摆脱命运的捉弄。
3.价值判断比较。价值判断是个体认知的产物,中英文化在机制判断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中国文化向来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标准,强调人对社会、对团队的价值和奉献,提倡通过团队努力来解决问题。如在《林海雪原》中,杨子荣虽然神勇无比,机智超群,但是还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攻下威虎山。在英国文化中,人们比较尊重和推崇个人主义思想、个人主义英雄和超级英雄,他们喜爱的是贝奥武甫、鲁滨逊、007式的人物。
三、中英文文学作品翻译要义
1.深刻领会作者思想意图。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英文文学,都是作者创作实践的结果,作者的创作意图决定了作品的思想主旨,其创作意图也会在作品中有所体现。文学作品的逻辑性,作者创作意图的指向性,要求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要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全面把握作品的整体思路、中心思想,在翻译中做到译文原意与译意的贴切、统一。此外,根据中英文化差异,笔者还在采用归化法、简译、增译法等对文章进行适当删减或添加,力求在保证文化通顺、完整的基础上,使作品内容看起来更加连贯。如在翻译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时,我们可根据诗人的情感,将诗歌的标题译做“东风颂”,目的是将内容与情感融合到一起,增强译文的思想性、准确性。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chengshi/99326/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