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和廉颇负荆请罪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18-04-07 来源:事件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事件 > 赵惠文王和廉颇负荆请罪有什么关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新闻】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赵惠文王和廉颇负荆请罪有什么关系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继秦昭王和赵惠文王的和氏璧事件过去之后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秦昭王依然还是放不下当年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仇,也放心不下赵国越来越强大,终于又找了个由头,借机发兵攻赵。

秦国和赵国是战国中后期唯二的两个大国,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经历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军事实力特别恐怖,就连向来强悍的秦军也不敢抵挡,秦昭王东出的计划因为赵国的阻挡,生生被拖延了十年时间。秦昭王是一个有雄心有壮志的君王,他不会任由赵国这样强大下去,为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他一定要打败赵国的。为此,秦昭王多次发兵侵犯赵国边境,还夺走了一小部分土地。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因为在赵国与其他四国联合伐齐的战争中,立下大功而被封为了上卿。廉颇最后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推测他的原因,大概有三点。

赵惠文王和廉颇负荆请罪有什么关系

京剧中的廉颇

第一点,他能够自知有错。为将者,大多骄傲和爽直。尤其像廉颇这种战功赫赫的大将,司马迁评价他是“以勇气闻于诸侯”。在他看来,自己辛辛苦苦靠带兵打仗、攻城野战赢来了上卿之位,蔺相如却凭借口舌之利、两次出使就轻松得到,而且官位还在自己之上,所以就不满不服蔺相如,才会口出狂言。因此当他知道自己错时,就承认错误。这对于为将者而言,错就是错,这没什么不可以承认的。

第二点,他出于为国考虑。蔺相如是出于先国难而后私仇的考虑,一直回避廉颇,不与他产生冲突。而廉颇当初针对蔺相如时,只是因为内心不满,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等到知道后,爱国的他自然也会像蔺相如一样。廉颇爱国,可以从他晚年被排挤离开赵国,即使投奔他国也常常思念故国可以看出。

第三点,他认同了蔺相如。廉颇是不满蔺相如才要羞辱他,其实是他并不知蔺相如的能力才不认同他的地位高于自己。而当蔺相如一直回避他,他对门客的解释传到他耳中后,他醒悟了,肯定了蔺相如。因此,廉颇负荆请罪时,说自己是粗鄙卑贱,而蔺相如是心胸宽广。而等到蔺相如原谅自己后,也愿意与他结为同生共死的好友。

赵惠文王虽然答应了去秦国赴会,可是心里踏实不下来啊,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让蔺相如陪同自己去秦国,让廉颇守在赵国,保护和辅佐太子。赵惠文王交代廉颇,若是自己这一次回不来了,就让他好好辅佐太子,让赵国发扬光大。在国内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后,包括自己没能回来的事情也都交代好了,赵惠文王还派李牧带了五千精兵护送自己去秦国,又让平原君赵胜带了几万人在赵国的边境等自己回来的时候接应自己。做好了这些,赵惠文王终于踏上了去秦国的道路。

到了约定的日期,秦昭王和赵惠文王一起按时赴约,到了渑池相会。他们在渑池举办了热闹繁华的宴会,两个君王高兴的喝着小酒,谈天说地,论这大好河山。可是宴会上只有酒没有音乐,这可不是完整的宴会。秦昭王故意借着醉意说自己听说赵惠文王弹奏瑟很在行,就提议赵惠文王给在座的各位谈几首曲子助助兴。

一大帮男的凑在一起喝酒,喝得多的已经开始发酒疯了,面对秦昭王的要求,赵惠文王很想拒绝,可他见秦昭王马上就让人下去取瑟,拦都拦不住,就只好勉强弹了一首曲子。秦国的史官也在宴会现场,他是负责记录真实的历史事件的,秦昭王马上让史官将这一幕记载下来,就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相会于渑池,秦王命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一听,好家伙,我说秦昭王怎么这么不正常呢,这么久了也没有发难于我,原来是在这里设了套等着我呢!他气得脸都发紫了,这个时候,蔺相如手里拿着一个缶突然跪在秦昭王面前,说:“听说秦昭王对楚国的乐器很在行,也请大王击个缶给大家伙瞧瞧吧!”秦昭王是什么人,听了这话很生气,不理会蔺相如。蔺相如说:“大王可太会欺负人了,你信不信,五步之内我可以以血溅你身!”秦昭王看蔺相如愤怒的样子,接过缶象征性的打了几下,蔺相如马上让赵国的史官也记载下来,说秦王和赵王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秦官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献十五城给秦王。”蔺相如说:“那就请秦王将咸阳献给赵王吧。”秦昭王早就知道赵军在赵国边境,不敢拘留赵惠文王,只好放他们回去。

这次蔺相如立了大功,受到了赵惠文王的嘉奖,可是廉颇见到蔺相如靠嘴皮子就获得封赏很不开心。经过蔺相如的一番解释和开导后才幡然悔悟,背着荆条到蔺相如的府上请罪。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

负荆请罪的反义词还有一个,死不悔改,它的意思是不愿意悔改,不愿意回头是岸,特指那些非常顽固,不愿意去改正自己错误的人。

一意孤行也是负荆请罪的反义词。一意孤行就是指对自己的决定一条道走到底,听不进别人的劝解和建议。它是一个中性词,本身不含有褒义贬义的意思。这个词语也是有典故的。汉武帝让张汤和赵禹一起制定国家的法律。许多官员希望赵禹两人不要把法律定得太严格,想请他吃饭。赵禹拒绝了任何的邀请,也拒绝了任何的礼物。官员们请公卿出马也无济于事。公卿受官员所托上门,赵禹始终和他聊着天文地理,不谈论律法这个话题,也没有给公卿谈论律法的机会。公卿见赵禹这样的做派,在赵家待不下去,起身告辞了。赵禹始终从国家的实际出发制定律法,他对别人说,之所以拒绝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独立地做决定,不受任何人的影响。史记中记载了这个故事,最后总结说孤立行一意。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xinwen/20882/

推荐访问: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事件推荐文章

事件热门文章

事件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