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屠呦呦获诺奖竟是三无科学家 资深科研人员揭青蒿素四十年的风雨历程

发布时间:2018-09-07 来源:中国之最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之最 > 中国之最 > [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屠呦呦获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世界之最】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为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至此,我国终有科学家因医学成就而获诺奖。屠呦呦获诺奖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用于对抗疟疾,一种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自1972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到今天屠呦呦才获诺奖,历时四十多年,这中间到底有多少风风雨雨?本文透资深科研人员的但她,为你揭开青蒿素四十年的风雨历程。

屠呦呦获诺奖竟是三无科学家 资深科研人员揭青蒿素四十年的风雨历程

 

青蒿素获诺奖,实际上感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任院长饶毅向外国的介绍,饶毅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早在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之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任院长饶毅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疟疾是一种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人类的历史上很多时间都是无药可治的绝症,直到有了金鸡钠这种来自东南亚由西方人提取的药物。传说中康熙皇帝也中过疟疾,就是由外国传教士的金鸡纳治好的。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勒替(Pierre J. Pelletier)与开文图(Joseph B. Caventou)分离提纯了奎啉(即金鸡纳),揭开了现代制药业的序幕。奎啉成为西方国家征服世界的一大帮手,为西方各国开拓殖民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在20世纪中叶,奎啉与农药DDT一道,把西方国家中疟疾的危害降到了最低程度。1934年德国贝尔公司的科学家安德塞(Hans Andersag)发现了氯奎(Cloroquine),二十多年后,氯奎进入了临床实验,证明抗疟有效,然后进入大规模生产,取代奎啉成为常规抗疟药。不象天然的奎啉,人工合成的氯奎生产成本大降,它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导致了随之而来的疟疾的耐药性。

越南在1960年代象朝鲜一样分成两个国家,一边是咄咄逼人的北越,一边是腐化堕落的南越。越南的气候炎热潮湿,蚊虫众多,疟疾易于流行,成了两股军事力量的心头之患。美军有氯奎及其它合成药品,其军士多驻占营房,疟疾无非是疥癣之痒。相反,北越士兵只能打游击战,多流窜于野外,饱喂蚊子,美军重炮尖弹没死几个人,疟疾一来倒下一大批。胡志明向中国求援,要更好的抗疟药与医务人员。于是就揭开了中国科学家寻找青蒿素的序幕。

1967年5月23日,中国成立523项目,其目的是为越南人寻找对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本身是一个奇迹。当中国人首次报导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时,外界对中国人的相关研究半信半疑,倒不是因为中国人善于造假剽窃,而是专家怀疑青蒿素结构的稳定性。发现青蒿素的最大的挑战是青蒿素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脂。在生化基本知识看来,有机物是否溶于水或油取决于其极性,无极性者溶于油,有极性者溶于水,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的物质对古人来说,基本上没有提炼能力,因此,青蒿素要比奎啉晚几个世纪才被发现,是有化学基础的。

在2007年,《环球人物》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中国神药”、“中国第五大发明”、“重要性堪比‘两弹一星’”的“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救命药”。该文记者尽管宣称他们采访了所有重要的贡献者,甚至高调宣扬“他们不应被历史忘记”。屠呦呦是当之无愧的青蒿素之母,其他的科学家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他们都只构成了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没有屠呦呦,就没有青蒿素,而其他人,如果或缺,终究会被另外的人兴起补充,对于青蒿素走入临床进程,没有很大的迟缓或推进作用。

屠呦呦获诺奖竟是三无科学家 资深科研人员揭青蒿素四十年的风雨历程(3)

 

屠呦呦的贡献就在于发明了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她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示,采用低温榨汁的方法,获得了青蒿素。继屠呦呦之后,她所领导的小组发现了双氢青蒿素,双氢青蒿素抗疟效力超过青蒿素。而另外针对青蒿素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包括云南药物所的罗泽渊与山东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分别独立地从富含青蒿素最多的黄花蒿中提取到了“黄花蒿素”,后来被证明就是屠呦呦等人发现的青蒿素。云南药物所的罗泽渊可能在当时开发出最优的提取方式,让他们的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地方。在青蒿素发现史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还有广东的李国桥医生,他在推广与研究青蒿素的临床效果上居首功,非其他人可比。

中国在1980年代初报道的青蒿素让国际学者半信半疑,1984年美国沃尔特*锐德陆军医学中心的克莱曼等人在《自然产品杂志》上报道了在美国发现的黄花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但由于美国黄花蒿青蒿素产量低,尽管后来青蒿素被证明有着良好的抗疟特性,它并没有进入国际药商的商业开发计划中,中国仍然垄断着青蒿素的研发。

在1990年代,中国成为青蒿素的主要生产国与使用国,由于西方国家已基本消除了疟疾,消费者多集中在非洲及其它不发达地区。青蒿素已经成为联合国指定的抗疟一线药物,造福世界人民。

过去几十年,屠呦呦在学界是个话题人物,她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多篇相关文章(多是2011年发表,盖因屠呦呦获得了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指其性格和做事方式有争议性。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另外,根据香港大学金冬燕教授刊文表示:“屠对发现青蒿素有重大贡献,瑕不掩瑜,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屠有其科学局限性有其人格缺陷,对此也应直言不讳。”

另外,对于屠呦呦当初落选中科院院士,该文也给出了三个原因:

我个人认为,屠当时落选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有一定争议,由屠一人将此发现整碗端去确有不妥,而更要命的是屠本人自我介绍也确是言过其实。第二,屠无论在北京或各地同行中特别是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中声誉不高,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第三,屠试图通过行政权力施压受到反弹。

关于第一条,屠的贡献似在提出乙醚提取方案并在当年的保密会议中介绍,但屠的工作据信是在被调出同事提出的乙醇提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屠对分离活性单体及结构测定也可能确实没有实质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屠与协作组内其他同事之间也不是师生、指导或从属关系,而是互相比较独立和平等的协作关系。

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她对发现青蒿素还是有原创性重大贡献的,但提出乙醇提取的原始思路、独立分离到活性单体及测定结构的同事功劳也不在其下。在当时组织大协作的历史背景下,协作组起到任何个人都起不到的作用。作为个人本应更加积极地肯定其他作出重大贡献者。这方面周维善老师在2008年的访谈中就做得至少要比屠好一些。

关于第二条,我记得当时领导上是做过认真调查的,但听到的几乎无一例外全是负面的评价,有人指其贪天之功为己有,有人指其压制他人,有人指其愚昧和学识不足。当时领导上得出的结论是选屠作为当年协作组的代表难以服众。从屠最近接受美方采访时的态度和措词,我可以理解她之所以被人诟病的部分原因。

第三条,屠找国家领导作出详细明确和措词严厉的批示,指出青蒿素的重大贡献并明言屠应当选,结果起了反作用。历年以来控告屠的信件和材料满天飞,查下来还真有一些事得到证实。根据当时中国院士选举的惯常做法,屠也就注定要落选,并非有什么特定的权威人士一定要拉其下马。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shijie/57530/

推荐访问:三无科学家 屠呦呦

中国之最推荐文章

中国之最热门文章

中国之最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