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遣将之——虎符

发布时间:2018-04-27 来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八卦 > 调兵遣将之&mdash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新闻】

调兵遣将之——虎符

  在我国古代,为了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不出差错,需要借助一种信物作为凭证,这种信物便称“兵符”。据说它最早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古人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在丛林争斗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也多以虎为尊,于是常将这种兵符铸刻成虎的形状,因此它也被称之为虎符。虎形兵符并非唯一的形状,在秦代就有鹰符和龙符等等。

调兵遣将之——虎符

  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据说抗战期间,郭沫若先 生在重庆时闲暇间逛地摊时,偶然购得一件青铜虎符,遂发灵感,创作了五幕话剧《虎符》,演绎了魏国如姬帮助信陵君窃得魏王虎符,代魏国主将晋鄙将兵救赵的故事。其史实见于《史记·魏公子列传》。

虎符有关故事记载:

调兵遣将之——虎符

  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昭王破赵长平军后,又乘胜围赵邯郸。赵国平原君向魏求救,魏遣晋鄙率十万军救援,屯兵于邺。但魏王受秦人威胁不敢下令接战,邯郸危若累卵。信陵君无忌遵照侯瀛的计策,求安釐王宠爱的如姬偷到了调兵的凭信——虎符,驱车至邺。核验过虎符后,晋鄙仍有怀疑不肯发兵。信陵君身边力士朱亥抽出暗藏的铁椎(锤),击杀晋鄙,取代为帅。遴选精兵八万进击秦军,秦军退去,邯郸之围遂解。信陵君的高义之名也因此留之青史。

  在这一事关赵国生死存亡的事件中,虎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王朝建立之前,发生过一件大事,也与虎符有关。秦王嬴政十三岁继承王位,即位之初,丞相吕不韦独揽朝廷军政大权。秦王政二十一岁亲政,亲政之 后,深深痛恶这种附臣专权尾大不掉的现状,于九年(公元前238年)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虎符,收回吕不韦的兵权。又,西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曾将铜虎符、竹使符颁发给郡国守相,记载见于《史记·文帝纪》,“九月,初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竹使符。”《集解》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 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索隐》引《汉旧仪》“铜虎符发兵,长六寸,竹使符出入徵发。”

  用兵符调动兵力的举动也被后来的文学作品演绎,明代通俗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中,讲述了赤壁鏖兵,曹 操战败,诸葛亮趁孙、曹苦战之时,先命赵云袭取南郡,擒获守将陈矫,夺得曹军兵符。随后令人用兵符诈调荆州曹军驰救南郡,张飞得以进占荆州。又用同样方法让关羽攻取了襄阳。不损一兵一卒,连夺三座城池,气得周瑜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虎符的形制和使用: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从上述文献记载中,我们知道了虎符是 中央调遣军队的凭证,它的形状呈虎形,背面刻有铭文,而且分为左、右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正与《说文》中说“分符而合之”,《史记·文帝纪》注中又引小颜(颜 师古)云“右留京师,左与之”相符。书中又引《古今注》所说“铜虎符银错书之”,可见虎符上还铸、错文字。虎符的,

  至于虎符实物,传世品有之,出土遗物也有所见,而且品相对较完好,其形状为立体行走或伏卧造型,从中纵剖为二,上面错、铸铭文。从铭文内容来看,有“王虎符”、“君虎符”、“皇帝虎符”等。使用年代多为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目前见到最晚的是隋代虎符。

  见于著录的有《观堂集林》收录的新郪虎符,青铜铸制,虎身有错金铭文四十字(图一)。

调兵遣将之——虎符

  图一 新都郪虎符铭文

  王国维考证认为系战国晚期秦人的遗物,新郪为地名,在舞阳之东。后来又有人通过对同类器物对比,认为其形制、尺寸、书体与战国秦虎符有一定区别,时代当为西汉,是淮南王刘安谋反私私铸的兵符,新郪(qi)在今安徽阜阳太和县境内。

虎符文物:

  出土的虎符中,杜虎符时代相对较早,保存也较好。这件虎符1973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北沉村,青铜铸制,呈立体行走的虎形。虎身修长,昂首张口,长卷尾。长9.5、高4.4、厚0.7厘米。虎身纵向分为左右两半,颈上有一小孔,内面有榫槽可以拼合。虎身上铸有错金篆书铭文九行四十 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殴。”(图二.1、2)

调兵遣将之——虎符

  图二,1 杜虎符(外侧)

调兵遣将之——虎符

  图二,2 杜虎符(内侧)

  大意是兵符的右半边在君王宫廷,左半边在驻杜将领处。凡是调用士兵五十人以上时,必须左、右兵符相合,方可行动。如燃燔举火,事关紧急,不必会符,即可出兵。杜乃地名,其位置距出土杜虎符的北沉村不远。杜虎符的时代为战国晚期,秦国遗物。

  现国家博物馆收藏一件阳陵虎符,传山东省临城县出土。虎符分为左右两半,相合成为立体虎形,长8.9、高3.4厘米。虎卧姿,扬首卷尾。左右片颈背部各有错金铭文十二字,铭文完全相同,“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图三.1、2、3)。

调兵遣将之——虎符

  图三,1 阳陵虎符

调兵遣将之——虎符

  图三,2 阳陵虎符

调兵遣将之——虎符

  图三3, 阳陵虎符拓片

  铭文字体为秦小篆,铭文中又有“皇帝”字样,当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兵符,阳陵也是地名,据考在今陕西高陵县。

20世纪60年代河北沧州地区曾征集到一件汉代虎符,也作卧姿虎形,昂首卷尾,长9.5、宽2.1厘米。虎背有错银铭文,右边为“杜阳太守维护第一”,左边为“杜阳左一。”虎符的阴面有三角形榫。报道者将其与以往出土的汉符比较,认为字体一致,为汉代遗物。

  隋代铜虎符出土于甘肃省庄浪县阳川乡曹家塬,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黄铜质,为立虎状,嘴大张,前腿直立,后腿作蹬地状,尾巴直伸。通 高4.5、长7.5厘米。虎符铸时从中一分为二,背面有阴刻铭文。一半正面为阴刻小篆“长利府”三字,背面阴刻楷书“右武卫”“长利二”六字。另一半正面 为阴刻小篆“大华府”三字,背面阴刻楷书“左武卫”“大华府”六字(图四.1、2)。

调兵遣将之——虎符

  图四,1 隋代虎符

调兵遣将之——虎符

  图四,2 隋代虎符

  从其形制和文字内容来看,这时期的虎符已与战国秦汉的虎符大不相同了。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史记·文帝纪》还提到了竹使符,可是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其实物,不知道它的样子,应劭说它形如竹箭,共有五枚,长五寸,上面刻有篆书文字。《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符而已。”可见,虎符和竹使符不但质地不同,形制不同,用途也不一样,前者用于调兵,后者则用于发兵以外的其他征调事务。

注:本文转载自《古兵探观》工作室于炳文 杨萍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xinwen/26605/

推荐访问:调兵遣将的意思

八卦推荐文章

八卦热门文章

八卦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