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

发布时间:2018-04-19 来源:八卦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八卦 >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新闻】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如“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团圆节”、“端正月”等。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南宋人吴自收在《梦梁录》中第一次对中秋节作了详细的描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据明代《西湖游览志余》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中秋节在我国由来已久,那么,中秋节缘何而起呢?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习俗

(1)“嫦娥奔月”说

许多人认为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亦作“常娥”,是神射手后羿的妻子。《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东汉高诱对此做出注解:“嫦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也;嫦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汉代张衡的《灵宪》也记有此事:“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在远古之时,天上共有10个太阳,百姓们无法生活,后羿为民除害,用神箭射下了9个太阳,从而名扬天下。后羿从西王母娘娘那里得到了长生不死的神药,还没来得及服用,就被妻子嫦娥偷吃了,之后嫌娥便成仙了,是为月精。后羿无奈之下,只得同乡亲们在院中摆上供桌,放上嫦娥平时喜欢吃的水果,遥祭嫦娥,并世代相传,成为习俗。后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根据我国的历法,秋季有七、八、九三个月,而八月居中,再者在八月里,十五日居中,故称“中秋”。一些人认为这种说法的论据只是民间传说,缺乏可信度,不足采信。

(2)    “唐明皇游月宫”说

有人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逸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名叫罗公远的道士,在宫中侍奉唐玄宗赏月。玄宗突发奇想,想能到月宫里游玩。罗公远便默念咒语,将拐杖掷向天空,拐杖化作一座银桥,玄宗和罗公远一起乘银桥来到“广寒宫”。玄宗见几百个白衣仙女,在院中随着《霓裳羽衣曲》而翩翩起舞。

据唐代《开元遗事》载:“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唐玄宗与杨贵妃在中秋夜赏月游玩,游兴浓时,二人登人月宫,唐玄宗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回来后加以补充,遂成传世之作。唐玄宗对此次月宫之行难以忘怀,每年八月十五都要赏月。百姓们随之效仿,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时阖家欢聚,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形成了中秋赏月的习俗,八月十五也成为了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一些学者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明代学者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指出,唐明皇游月宫只是后人杜撰的故事,或宫人以讹传讹,不足为信。

(3)    起义纪念说

有人提出,中秋节源于百姓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的胜利。相传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残暴统治,在中秋时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小圆饼内相互传播。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大家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后来,人们每逢八月十五都要吃月饼来纪念此次胜利。

(4)    庆祝丰收说

还有人提出,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皆与农事密切相关。古人在播种之时,要先祭祀土地神以求丰收;收获后,也要祭祀社稷神以谢佑护,即所谓“春祈”及“秋报”。农历八月十五正是各种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因此中秋节带有“秋报”之遗痕,应无疑义。

(5)    秋祀说

一些人主张,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据《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此处的“夕月”就是拜月之意。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也就是说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开始时,在“秋分”之日祭月,但每年的“秋分”在八月中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也不一定有月,更不能一定是满月。祭月而无月,则大煞风景,没有满月亦实为缺憾。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将祭月活动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许多神话传说,使这一节日充满浪漫色彩。在唐代时,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流传下来许多描写中秋的诗句。许多人认为,在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但此时的中秋节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宋代时,中秋节在民间广为盛行,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明清以来,中秋节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并流传到东南亚等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节庆活动。我国各地庆祝中秋节的活动略有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习俗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所谓“夕月”,是指祭拜月神。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开始时,在“秋分”之日祭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自幼就曾虔诚地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德选入宫中,但未获宠幸。一年八月十五夜晚,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容颜出众,便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即由此而来。还有一种传说,月中的仙女嫦娥天姿国色,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到了唐代,在八月十五夜晚赏月、游玩的习俗已经颇为盛行。而在北宋,在八月十五夜晚,百姓们不论贫富老幼,都要穿上正式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自己的心愿,来祈求月神的庇佑。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在中秋之夜,宋代京城所有店家、酒楼都要装饰一新,夜市上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赏月,而富贵人家则在自己府第中的楼台亭阁里赏月,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两代还保留着游月、赏月的传统。明初南京的望月楼、玩月桥以及清代獅子山下的朝月楼皆供.人赏月所建。后人有诗云:“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这里的长板桥,就是原先的玩月桥。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经远没有古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如今,在广东潮汕一带还保留着中秋拜月的习俗,

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在中秋节的晚上,妇女们便在院子里或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几案上还摆满佳果和糕点作为祭礼。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xinwen/24200/

推荐访问:

八卦推荐文章

八卦热门文章

八卦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