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4-19 来源:作家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作家 > 海伦•凯勒的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人物】

海伦•凯勒的故事
一个失明、失聪、失声的美国女孩儿,用她的坚韧和顽强,为我们演绎了一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人间传奇。

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1968)是美国著名作家、盲人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海伦生于亚拉巴马州。刚满周岁的一天傍晚,黄昏中,母亲见满天的霞光无限美好,便放了一盆热水为海伦•凯勒擦洗身子。当母亲把海伦•凯勒从浴盆里抱起来放在膝盖上,准备拿大毛巾为她包裹身子时,海伦突然被地板上摇晃不定的树影吸引,她眼珠动都不动,还忍不住伸长小手扑了过去,非要揪住它不可。

母亲发现小海伦的观察力似乎特别敏锐。一周岁的婴儿通常都是懵懵懂懂的,对什么事情都不企图深入了解,可海伦却

别有细腻之思,甚至于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母亲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满心欢喜。

这份喜悦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采烈畅谈海伦•凯勒的美好未来时,19个月大的海伦突然患上了猩红热,无情地导致了海伦失明、失聪、失声,让她从此成为一个看不见、听不见、在黑暗中成长的女孩。
在黑暗中成长,海伦曾经一度低迷,认为自己将对社会毫无用处。父母十分不甘,专门给她请了一位名叫安妮•沙利文的家庭教师。安妮小时候也曾差点失明,知道失去光明的痛苦,因此对海伦的不幸感同身受,仿佛能走人海伦的内心深处,她成了海伦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在安妮耐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用手触摸盲文,逐渐学会了读书。

为了学发声,海伦靠触摸老师和亲人的嘴唇,来感受喉從和嘴的运动轨迹和规律。为了学习发一个音,一练就是几小时。失败和疲劳常使她心急如焚,但她没有选择退缩,而对于“前方一定会出现光明”充满信心。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心情。”当海伦终于比较清晰地喊出“爸爸”、“妈妈”时,全家人和安妮老师惊喜地拥抱了她,大家热泪盈眶。这时候,再美妙的音乐也无法表达海伦激动的心声,多华丽的词藻也无法描绘大家的亢奋。小海伦的声音,对家人和安妮老师不啻于天籁之音。她发出的每一个音符都令人感动、心疼,每一个音节都饱含着海伦的刻苦、顽强和执著。

海伦通过非凡的不懈努力,终于可以用语言与大家交流了。

1894年,海伦参加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到纽约求学。这期间,她还结识了很多文学界的朋友,对于她求学的精神,大家都很钦佩,马克•吐温还曾动情地为她朗读自己的短篇小说。

1899年,海伦参加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为她安排的特殊入学考试:试题是盲文,用打字机回答。经过9小时的严格考试,她通过各科考试,其中英文和德文成绩为优,她被这座著名高等学府录取。

1904年6月,海伦以优异成绩从哈佛毕业。两年后,她出任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她每天要接待无数来访的盲人,要回复大量来信。她还巡回全美,为残障人士演讲,用亲身经历鼓励他们自强自立、残而不废,不做社会的累赘。

海伦十分敬业,不顾劳累。对婚姻不幸,她淡定应对,坚持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其中《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闻名遐途。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她写道:

“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感官。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

1936年,安妮老师离开人世,海伦非常伤心。她整理了20多年的有关笔记和信件,为老师写回忆录。当作品完成大半时却突然遭遇一场火灾,文稿全被焚毁。一般人遭遇这种突然打击,很难从失落和沮丧中恢复过来。她却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再次坐到打字机前艰难跋涉。10年后,《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问世,成为她对恩师的最好怀念。

海伦说,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她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1959年,联合国为呼吁帮助残疾人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安然告别人世,结束了她关爱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生。

海伦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沉思一个问题:假如只给我们三天光明,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renwu/24314/

推荐访问:海伦凯勒的励志故事

作家推荐文章

作家热门文章

作家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