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于何时建国?

发布时间:2018-04-19 来源:历史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历史 > 太平天国于何时建国?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军事】

太平天国于何时建国?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占据了清帝国的半壁江山,并建立了与清政府遥相对峙的政权,其声势之浩大,规模之壮阔,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然而,它是何时建立的呢?

太平天国于何时建国?
19世纪中叶,我国爆发了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在这场反对清王朝的农民战争中,太平天国创造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较为严密、较为完备的政权机构,并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与清王朝的国家政权机构相对峙。那么,这个一度强大的军政教合一的农民政权,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

要解开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熟悉一下太平天国的历史。

1851年1月11日,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决心推翻清政府的罪恶统治,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

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向西攻入武宣东乡。3月,洪秀全在东乡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今广西蒙山县)。在那里,洪秀全颁布军律、历法,制定官制,分封诸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这就是永安建制。那时,太平天国已初步具备了立国的规模。

咸丰元年(1851年)十二月十七日,洪秀全颁布了著名的五军主将晋封王爵的诏令,这是永安建制、机构初置的标志。这次建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五王机构。即洪秀全为天王,是军、政、教的最高领袖。天王之下分设五王:左辅正军师杨秀清为东王,管治东方各国;右弼又正军师萧朝贵为西王,管治西方各国;前导副军师冯云山为南王,管治南方各国;后护又副军师韦昌辉为北王,管治北方各国;石达开为翼王,羽翼天朝。诏令规定,以上所封各王倶受东王节制。通过这一封王之举,使在革命初期形成的军政领导核心人物的地位确定下来,放手让他们独当一面,各负其责。中央领导机构核心人物的确定,是太平天国政权机构建设的基础。自此之后,太平军的军政编组、指挥机构就在斗争中逐渐组建、完善起来。太平天国革命在“永安建制”后,之所以获得较快发展,并势如破竹地向长江流域下游推进,胜利地攻克南京,显然是与其重视对中央政权机构建设分不开的。

为了逐步完善军政机构,洪秀全又通过对有功将士晋升官职,确立初期官制的措施来加强机构的组织职能。当时的天王诏令中规定:“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勋等臣,大则封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至小亦军帅职、累代世袭”(天命诏旨书》,《太平天国》第1册,66页,神州国光社,1952年7月版。)。这种对斗争中有功将士官职的铨选升迁规定,不仅促进了革命势力的壮大,而且对初期的革命政权机构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从组织机构加强组建编制外,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时期机构建设的另一个内容是强化政风纪律的整顿教育,使机构保持廉洁。“永安建制”时,洪秀全总结了经验,颁布了《定营条规》、《行营条规》等条令。这些重要的规章制度还被收集合编为《太平条规》一书,这部书的出版,既是洪秀全对革命初期军政机构建设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机构开始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永安建制是太平天国早期整顿组织,初建机构的一次有益尝试。虽然建制后出现的机构只是一个军事建制的机构,还很不完善。但它作为太平天国政权机构建设工作的一个开端,这一套初具规模的机构建制为以后太平军定都南京,建立正式的农民政权机构,奠定了大的体制格局,打下了基础。
当1852年4月太平军突围时,一天就击毙清军的四个总兵。太平军北上围桂林一月未攻克,又北取全州时,南王冯云山中炮牺牲。全军进人湖南以后,萧朝贵率领先锋部队攻打长沙,在城下中炮牺牲。太平军攻长沙不下,继续绕道北进,在益阳和岳州得到一万多艘船只,并有许多水手加人,组成了水军。清朝咸丰二年底(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并从武昌顺长江东下,以破竹之势在一个月内连下九江、安庆等省会,直达南京。3月19日,太平军攻破南京外城,斩两江总督陆建瀛。20日,太平军攻占内城,杀江宁将军祥厚等,完成了占领南京的目的,并将南京定为太平天国都城改称天京。一个伟大的与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正式建立了。

有人据上述的这段史实,认为太平天国创建的日期应该以金田起义为起点,其实这是不对的。

历史上农民起义都有领导人和领导集团,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民起义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大都是在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建立政权的,太平天国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尽管金田起义后即建号“太平天国”,并称了天王,但并不意味着建立了政权。所谓“政权”,即政治上的统治权力,因此太平天国建立政权还应以永安建制为起点,因为洪秀全在那里制订了官制,并且分封诸王,规定了领导成员间的统辖关系。在永安建制时,太平天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处境十分险恶,这说明当时的政权是为了加强领导力量而仓促建立的,并非正式的政权。到定都天京时,太平天国的势力发展已十分强大,并且有较为稳固的天京革命大本营,建立正式政权的条件已经具备。所以,虽然永安建制对太平天国的创建史有着非凡的意义,但这只能说明革命政权机构已大致建立起来,还不能说是正式建国,只能算初步建立政权。太平军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是在1853年春天占领南京之时。

太平天国建都之争


太平天国内部,特别是领导集团内部在建都问题上曾发生过争议,这个争议其实质是关于太平天国全局性战略方针的争议。
正号太平天国之初,其领导人有意进军江南取占南京(其所谓“小天堂”)之意。至1852年6月攻克广西全州时,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进军方向上有了分歧。杨秀清提出“专意金陵,据为根本”,后又以“天父下凡”的方式,裁定东下金陵定鼎。洪秀全最终服从了杨秀清的意见,建都南京(改名天京)。

太平天国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是I史学界的热点。因其所处的特殊时代,以及在革命过程中的种种转i变,让后人难以断定其性质。那么,今天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太平天国是中国社会进人近代初期爆发的一场历时18年,

转战18省的农民运动,马克思称它为“强大的革命”。这次运动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的同时,又揭开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序幕。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开化性、理智性表现得最明显,同时农民保守性、落后性、迷信性、皇权主义等弱点也暴露得最充分。如此复杂的革命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政权呢?以下是史学界的几大观点:

一、封建政权说。有人从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上,断定其为封建政权。太平天国承认地主占有土地,允许地主收租,“照旧交粮纳税”沿用清朝的旧制,向地主、自耕农按土地亩数征收田赋。太平天国推行“古制”,任用地主富人当乡官,维护旧的租佃关系,镇压农民的反剥削斗争,恢复旧的文化礼俗等作法,充分说明它已经具备了地主阶级封建政权的职能和征象,基本上已经蜕变成为一个地主阶级封建政权。

二、    农民政权说。有人从太平天国领导成员的构成,政权的主要支柱军队及打击的对象、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等方面,肯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只能是农民政权,不能同封建政权相混同。

三、    两重政权说。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政权不能笼统地定为“农民政权”或“封建政权”。1853年定都南京前,太平天国颁布了反映农民阶级愿望的纲领性文件,并把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清王朝,作为唯一的斗争目标,此时它属于农民政权。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将对清的矛头转向内部,为巩固与争夺最高领导权而相互残杀,个人与宗族利益至上,它转变为洪秀全家族的封建政权。

四、    资产阶级政权说。如郭毅生在《略论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一文中提出: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如“杨秀清、萧朝贵、秦日昌等人便是无产阶级分子杰出代表”。“因此,就不能不使得太平天国革命具有了迥异于以往单纯农民战争的许多特点,其中如政治纲领中提出的平等观念,否定专制神权和专制政权的思想,便带有较为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天国革命政权,不仅提出过《天朝田亩制度》,而且还在后期提出过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这说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发生于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将中国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漩涡的时代,农民的反抗运动正发生着一些变化。作为太平天国政权的政纲和社会改革方案,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其总的发展倾向是值得肯定的。应该说,它们都是革命的,有利中国社会的进步的。

总之,由于进步学者们仅是零星、片断地接触到唯物史观,其论断难免瑕瑜互见,因此,学术界此时还不能够对太平天国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junshi/24275/

推荐访问:太平天国电视剧

历史推荐文章

历史热门文章

历史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