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东向看下一句】出门为何“东向看”?

发布时间:2019-06-12 来源:初中 点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初中 > 【出门东向看下一句】出门为何“ 手机阅读

【www.xieat.com -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苏教版初中语文修订之后,出现较大的变化。其中诵读欣赏部分,新增了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这首诗通过一位退伍老兵之口,叙述了他归乡途中的所见所闻。诗歌结尾写道:“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兵出门为何“东向看”,而不是看其他方向呢?“东向看”,看到了什么,致使他泪落沾衣?
  一、日慕说
  本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紫骝马歌辞》,书中有这样的记录:“《古今乐录》曰:‘十五从军征’以下是古诗。”书中所言的“古诗”,即应指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从隋唐时期开始,文人开始大量创作绝句和律诗,注重音韵格律,强调对仗,这与之前的诗歌大为不同,便将之称为近体诗,而在此之前的诗歌,形式比较自由,被认为是古体诗,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诗经》《离骚》《古诗十九首》、汉乐府民歌、南北朝民歌等。相对于近体诗,古诗更注重叙事,追求一种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十五从军征》是汉乐府民歌,属于古体诗。汉朝时期,中国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水源和日照。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各国都有朝拜太阳的习俗。太阳升起于东方,古人常向东方拜日,以祈求粮食丰收,一年风调雨顺。所以在古代农业社会,朝拜东方是一种普遍现象,并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传统习俗。正是因为这样的传统习俗的影响,在古代诗歌当中,“东向”是一种习惯。在《乐府诗集》中就多次出现了“东”,例如《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中梁元帝创作《陇头水》中有诗句“欲识秦川处,陇水向东流”,又有诗云“回头不见望,流水玉门东”等。太阳标志着光明、希望,太阳升起的地方似乎总存在一种魔力引诱人们去朝拜,久而久之,“东向”就成为人们一种既定的仰望的方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十五从军征》属于横吹曲辞,而“横吹”主要是“骑吹”,即骑在马上进行演唱。骑马这种出行方式一般出现在北方草原地区,中原地区的人骑马,则与沙场征战有关。故有学者认为,乐府民歌中的“横吹”为后代的边塞诗奠定了基础,例如边塞诗中有“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岑参《逢入京使》)的诗句,其中也涉及了“东向”。
  从方位上来看,边塞一般处于中国北方地区,而东望一种可能就是望故乡,望故乡表达相思之情,这是人之常情。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望朝廷。望朝廷则是将士一种普遍愿望的体现:大部分士兵听命于朝廷,为朝廷征战四方,希望借此获得功名利禄,在他们心中,朝廷的恩惠对身处边塞的他们来说,就如同春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统治者就是太阳。他们东望家乡所处的方向,也是统治者所处的方向,是边塞士兵内心情感的直接表露,长此以往,“东向看”便成了士兵们的一种习惯,并在百姓中传开,逐渐固化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传统习俗。
  二、望墓说
  理解诗歌,我们不能脱离诗歌本身。诗中写到“出门东向看”,看过之后就“泪落沾我衣”,可见当时他的内心是十分悲痛,而且可以说是悲恸欲绝,以至于把衣裳都沾湿了。他“东向看”到底看到了什么,以至于眼�I将衣裳也沾湿了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感受整首诗情感的起伏变化。
  诗歌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老兵一路的经历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开头就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当然有夸张的成分,显示出这位老兵从军时间之久,一个“始”字则传达出老兵归乡时的复杂心情:有辛酸,有期待,有惧怕,以及难掩的激动。
  第二幕则是“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面对乡人,他不问父母兄弟尚在否,而是问还有谁,可见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父母兄弟早已不在,但至少还有后辈。没想到,乡人的回答比他预料中的更让他绝望:“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乡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指出远处松柏丛中的累累坟冢。此处可以推测,老兵的家人已经不在,早已成为一�g黄土。此处的累累坟冢,在松柏林的映衬中,更进一步让人体会到老兵内心的悲凉。
  下面诗歌又将镜头转向老兵家中:“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期盼多年,回家后却是如此一番萧条景象,野物横行,杂草丛生,这就进一步印证了乡人的回答。作者在此处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景象,用这景象一步步渲染烘托老兵内心的悲凉之情。但这在一般的诗歌中都会用到,本文的高明之处,是作者并不止笔于此,而是继续叙写下去。家人死绝的痛苦在老兵心中层层激荡,逐步酝酿加深,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老兵内心无可寄托,只能“舂谷”“采葵”,可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老兵不知所措,做好了饭却孤独寂寞,无人陪伴,以至于食难下咽,于是诗歌顺理成章地引出“出门东向看”,或许他东向看到的就是乡人曾指出的“松柏冢累累”。看到坟冢累累,回忆当初家人团聚的欢欣场面,而今唯留青青松柏,更增添他内心的悲凉,悲恸欲绝,以至于“泪落沾衣”。
  作者高明地将老兵内心的情感层层烘托,不是一开始就流泪,而是将悲凉之情渲染到一个极点之后,才写出老兵的泪,让读者更深切地体会到,此处的“泪”不是家人离散的普通的泪,而是蕴蓄已久的茫然无措的、绝望的泪。
  当然,从古代民居建筑上来看,望墓说也有其合理性。中国传统建筑一般都是背山面东,门一般都是面东或者东南方向而开。而古代的墓葬一般都在北面,“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古诗十九首》)。老兵走出家门,东向看到的正好就是北面的坟冢,这就和望墓说的推测不谋而合了。
  三、忆募说   “募”为“招募”。前文提到,“横吹曲辞”与边塞征战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展现征战场面,但是它的确与战争密不可分。
  古代主要采用征兵制,汉乐府诗中《东门行》就讲述了当时朝廷征兵的情景: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百姓衣食无着,为了继续生存,所以只能去参军。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汉朝时候,朝廷便在东门设立了招募士兵的机构。老兵戎马一生,几乎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战场。他东向看,或许是回忆当时自己如何应召入伍,又是如何九死一生,在征战沙场之后,又是如何思念家乡。又想到当下自己年事已高,却无人奉养,更没有社会保障,不知所措,内心不禁悲痛,更有茫然。
  当然,这首诗歌最突出的结构特点是“意义空白”。所谓的“意义空白”,指的就是“蕴蓄意义的内在形式、空间结构,是一种深层、内在的‘象外之意’‘言外之旨’”。这种空白能够引发读者更多的想象和联想。
  《十五从军征》中多有虚构,首先是年龄的虚设,人生七十古来稀,更何况一个征战沙场的人竟能活到八十岁,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实在是个奇迹了;其次是环境的虚设,诗中所说“松柏冢累累”,是乡人的叙述,而非老兵亲眼所见,又何以验证其真实性?其三,老兵家中人已是死绝,可见老兵家人所处的村庄的萧条,那么这位乡人的出现似乎显得有些戏剧化了。从这些细节中可以推测,这首叙事诗类似小说,是由作者虚构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境况中,作者塑造了老兵这个人物形象,又借老兵这一形象,集中反映了当时战士的普遍�F状。老兵的个人遭遇,可能是作者综合了众多士兵而形成的,不可否认其中的夸大性质。但老兵的遭遇也象征着社会上的普通大众的生活,借此影射当时朝廷的征兵无度,来批判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连年的战争,更将矛头指向为了私欲而发动战争的统治者。作者正用一个虚假的故事,来讲述一个真实的社会,作者正用这样委婉的方式,对统治者进行口诛笔伐。
  现代人理解一首诗歌,只单纯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必然存在缺陷。只有将诗歌放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结合当时的文化传统,用当时人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人,去理清当时的事,去领会当时的情,才能对诗歌有更加深入的解读。老兵“出门东向看”,这里包含着古人的崇拜,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存状态,更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当然,对于这个问题还有其他更多的解读,这就需要我们继续负重而奋进了。
  参考文献
  [1]赵洪奎.80岁老兵的苦难归宿――《十五从军征》赏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9).
  [2]黄埔修文.荒诞形式与悲剧内涵的有机融合――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结构分析[J].名作欣赏,1988(3).
  (编辑:龙贤东)

本文来源:http://www.xieat.com/jiaoyu/97774/

推荐访问:

初中推荐文章

初中热门文章

初中扩展文章

本文相关推荐